您所在的位置: 首页 >> 骨关节科>> 健康科普 >>正文

健康科普

认识半月板损伤

字号:
+-14

  半月板是两个月牙形的纤维软骨,位于胫骨平台内侧和外侧的关节面。其横断面呈三角形,外厚内薄,上面稍呈凹形,以便与股骨髁相吻合,下面为平的,与胫骨平台相接。这样的结构恰好使股骨髁在胫骨平台上形成一较深的凹陷,从而使球形的股骨髁与胫骨平台的稳定性增加。半月板的前后端分别附着在胫骨平台中间部非关节面的部位,在髁间棘前方和后方。这个部位又可称做半月板的前角和后角。

  半月板边缘部较厚,与关节囊紧密连接,中心部薄,呈游离状态。内侧半月板呈"C"形,前角附着于前十字韧带附着点之前,后角附着于胫骨髁间隆起和后十字韧带附着点之间,其外缘中部与内侧副韧带紧密相连。外侧半月板呈"O"形,其前角附着于前十字韧带附着点之前,后角附着于内侧半月板后角之前,其外缘与外侧副韧带不相连,其活动度较内侧半月板为大。

  半月板可随着膝关节运动而有一定的移动,伸膝时半月板向前移动,屈膝时向后移动。半月板属纤维软骨,其本身无血液供应,其营养主要来自关节滑液,只有与关节囊相连的边级部分从滑膜得到一些血液供应。

  半月板的作用

  简单的说,半月板的功能是为了稳定膝关节,传布膝关节负荷力,促进关节内营养。正是由于半月板所起到的稳定载荷作用,才保证了膝关节长年负重运动而不致损伤。

  1、承重

  在不负重时,胫骨与股骨不接触,全由半月板衬垫两者之间。在负重时有约70%的负重区域在半月板上,这就大大降低了胫骨平台上的应力,从而保护了软骨和全身关节。

  2、维持膝关节运动协调

  半月板随着胫骨一起运动,内侧半月板较外侧半月板移位小,且半月板在膝关节屈伸过程中可以变形以适应膝关节的解剖形态。保持了膝关节几何形态的协调,从而维持膝关节运动协调。

  3、维持稳定

  半月板切除在前交叉韧带完整时,不引起胫骨前移,而在前交叉韧带断裂时,则引起更大程度的胫骨前移。

  4、吸收震荡

  有这样一些膝痛病人,关节镜检病理未发现任何异常情况,而其症状明显,后经检查发现其半月板吸收功能较差。

  5、润滑关节

  另外半月板还有润滑关节等功能,半月板可将关节液均匀涂布于关节表面,使关节的摩擦系数大为减小。

  半月板损伤后会出现关节疼痛,膝关节活动受到限制,日久就会出现肌肉萎缩,同时还会出现行走不便半月板因长期磨损或急性损伤而破裂后,即部分或完全丧失了其原有的功能,造成行走不便。做好预防出现症状及时的到正规的骨科医院进行治疗,避免错过了康复的佳时期。

  半月板损伤的危害

  半月板那么重要,那么半月板损伤会给患者带来什么样的危害?

  1、关节感染

  一旦感染后果严重,其原因可为操作不当或体内有感染灶。处理的方法是早期在全身应用抗生素的同时,穿刺排脓,用含抗生素的溶液冲洗。晚期病人需切开排脓,冲洗干净后用抗生素溶液冲洗,停止关节活动,待感染消退后再开始活动。

  2、关节积液

  可因操作粗暴、止血不彻底或术后下地负重活动太早引起。一般加强股四头肌抗阻力等张收缩,避免伸屈膝活动,晚负重即可消退。如积液较多,可在严格无菌操作下抽出液体后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。

  3、神经疼痛

  常见内侧半月板手术后,损伤隐神经髌下支产生神经瘤引起,明确后切除瘤体症状即可消失。

  4、关节积血

  多见于外侧半月板切除术中损伤膝外下动脉所致,或因膝部包扎过紧、静脉回流受阻引起。未凝固的血可抽出,凝固的血块要切开清除,对损伤的血管结扎止血。

  5、肌肉萎缩

  以股四头肌为主。由于半月板的损伤,膝关节活动受限,日久肌肉产生了废用性萎缩;肌肉萎缩越严重,下肢无力现象亦越明显。

  6、行走不便

  半月板因长期磨损或急性损伤而破裂后,即部分或完全丧失了其原有的功能,甚至在关节内形成干扰,出现关节交锁、弹响,影响膝关节的正常运动,造成行走不便的困扰。

  半月板损伤的预防

  第一,充分利用身边的工具帮助降低意外造成的半月板损伤风险。如上下公车或上下楼的时候,不要过于匆忙,可借助扶手帮助稳定身体再迈步走,有职业习惯的人,最好每隔一段时间变换劳作的姿势和稍事休息。

  第二,早期诊断处理及时,没有较大的血肿,症状不是很严重,如无膝关节“卡”、“交锁”的现象,股四头肌无萎缩现象,中老年人患者或者医生根据MRI判断患者不用手术的,可以不用手术。这部分人中有些人能像正常人一样参加体育运动,但也要在一年半至两年以后。

  第三,如果是专业运动员还必须从事体育运动的患者,专家不建议采用手术治疗,但是患者恢复时间就比较漫长。

  第四,除了注意运动姿势和运动的强度外,要注意运动保护,如佩戴运动护具防止运动中的意外损伤。

相关科室 | 相关医生 | 相关文章 | 相关咨询 | 相关视频 | 相关疾病

相关科室

省立医院骨科成立于1950年,由上世纪40年代毕业于日本京都大学的王志先教授一手创建。历经赵安仁、肖子范、张佐伦、张进禄、邓世良、于锡欣、周东生、张伟等几代专家的不懈努力,科室现已发展为专业设置合理、技术力量雄厚、人才梯队完备、临床与基础并重、医教研为一体的医院最大综合学科之一。科室目前是山东省临床重点专科、山东大学博士后流动站,山东大学和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博士、硕士培养单位及临床实习基地,山东省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,山东省骨与关节康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,亚太创伤导航培训中心。科…

相关疾病